太極功夫扇
04分04秒。20231009更新 配樂學習版示範 蔡鶯美 師姊 溫賓熊老師製作。
05分21秒
學習版示範 師姊
太極功夫扇為第一套功夫扇共48個正式動作,加上一個起勢、一個收勢、和兩個過門動作,整套共52個,分成 6 個段落。第一段及第六段主為太極拳套路,配樂節奏較慢,允有各人的小動作。學習版較慢反而可見動作優雅風流,柔軟度好的人打起來可見其韻悠藝美,學習版也可看成另類套路,不是專為初學者而設,適中老年人演練,但仍請熱身後才練。
招式名稱盡可能簡易化,為了讓初學者可很快進入狀況,口令予清楚地重新定義,有個人風格的招式或無關緊要的小動作(例如轉頭)予刪除,因此,和傳統的扇譜有些差異。請先了解下述說明,以後便可輕易聽口令而動作,亦即你將很快地把複雜的動作學會,進一步的藝境則要靠你自已的領悟,或請名師指導。配纅的演練,講就一氣呵成,有些動作反而可省略或統合。斜體字只適用於第二套功夫扇。
一、身式- 1.轉腰:指身面轉約35°,通常是為助合扇而轉,可再轉正,但如下個動作為同方向的轉身則不轉正 。2.左/右轉約35°-90°:以扣撇或跨腳為之。3.翻身:約180°,一定逆時針為之(第二套則相反)。①扣撇二腳翻身(8動-繞掌翻身)。②跨腳(肢)翻身(8動-翻身輪壓)。③單腳為圓心轉(43動-翻身合扇)。4.繞身(超過180°的轉身):225°-360°,扇手位置提供順逆線索。①扣撇二腳繞身(16、33動-繞身繞扇)。②跨腳(肢)繞身。③單腳為圓心繞(5動-繞身下刺)。④扣跨繞(7動-繞身弓劈扇),先扣腳,另一腳抬跨後落步。5.掃:手和身同步水平移/轉動。6.分手/展臂:二手分開/水平攤開。。展臂時手掌向並無特別規定,但為了畫面的和恊宜平掌,因右邊為合扇(如為開扇則左手宜立掌面向前);掌面的上/下取決於下個動作,如是抱扇宜向上,如是平舉或按扇則宜向下,掌面向前的好處則是可應變。7.貫:横向的出手,在本套有貫扇,在第二套有貫拳。
二、手式- 除有明說為拳外(因原為拳術的套路),小手多以掌方式呈現(相對應劍術的劍指)。1.掤:阻檔。2.履:牽拉。3.攢拳:攢-轉,邊出拳邊轉拳。4.貫拳:以肘為圓心彈出。5.沖拳:打向正前。6.出拳:拳向前伸(50動-抬扇出拳),用在節奏慢時。7.抱:a.二手掌相向(2動-收腳合抱);b.二/單手掌向腹 (像似抱小孩),例如八段錦的掌抱腹前,本套用單抱扇(43動-抱扇,左手則上托);c.二掌疊扣掌面向胸,(1動-開步抱扇為下個動作作準備);8.捧:雙手指握物(二掌未疊扣,掌面向鼻而非胸)高捧起(有敬意),(52動-並步捧扇)。9.托掌:掌面向上稱托。10.擺掌:掌面貼上臂,右刀手(24動-雲扇擺掌,48動-擺掌合扇)。11.擺臂:前臂平置於胸前(50動-轉腰擺臂)。
三、步伐- 為大架的功法,正常是並步站立而不是外八站立,但在使勁中仍以太極拳的丁字步較穩定,後腳常以推腳跟來調整步伐。1.叉步:一腳移至另一腳之後,叉左步:將左腳置於後(20動-叉步反撩扇)。2.蓋步:一腳移至另一腳之前,蓋右步:將右腳置於前。3.歇步:下蹲的叉步,歇左步:左腳在後的下蹲。4.岔步:伸側弓腳 (蓋步的變形。43動-岔步抱扇)。5.虛步:不承重 a.腳尖在前方點地(3動-虛步亮扇); b.腳跟在前方點地,蹺腳尖(亦稱丁八步)(48動-虛步抱扇),c. 腳掌點地則為吊步。6.扣腳:腳尖往內扣。7.撇腳:腳尖往外撇。8.碾/捻腳:腳跟往內扣。9.推腳跟:腳跟往外撇。10.提膝:膝約呈90°。11.提/抬腳:單純將腳抬高,為下個動作作準備,高度不大,12.收腳(2動-收腳合抱)是提腳的變形,高度更底。13.丁步一腿支撑体重,另一腿脚尖於此脚跟旁點地,可視為虛步的變形。14.仆/撲步(49動-撲步穿扇):一腿屈膝全蹲,另一腿平仆,注意須熱身否則傷膝,長者勿做到位。
註:武術五大基本步型:弓步、馬步、虛步、仆步、歇步。
註:活動範圍約左3. m-右0m,在設計上最終要回原點(至少不可離原點太遠),但要每次步伐一致實為不易,大部分人的終點會偏左,故在砍扇及仆步時儘可能往右。
四、扇伐- 拇指握第一扇骨,故:①開扇時為向左或向下甩開,而合扇時反方向甩②以抖扇(腕向外扭腕)方式合扇(4動-合扇轉腰提腳),③如以左手壓的方式合扇則會先擺成立扇/平扇而往拇指方向合(9動-虛步合扇/18動-收腳右轉合扇),通常時間充裕(配慢樂)時才用。1.掃:水平繞圈移動。2.撥:開扇水平移動。3.撓:撓動(小畫圓)。4.繞:繞約一大圈。5.輪/掄:繞約半圓。6.崩:速開扇但無劈的動作,也無亮的動作,可為横/直向(視當時手的位置而異)。7.舉:將扇高舉,合扇時的舉扇,扇尖朝上。8. 提/抬 (本套扇提/抬都用):單純將扇提/抬高(50動-抬扇出拳)(6動-收左腳提扇)。9.摻:合扇直立高舉如香摻拜。10.撩:由下而上刮。11.亮:由上而下開扇,扇面朝前扇緣朝左(因右手握扇),高舉而亮給人看。12.架:扇合水平高舉(手臂打直)以擋棍劍。13.劈/砍:往特定方向速開扇,有手臂的動作,合扇的劈稱砍,原24動的側弓劈扇並未開扇,故改成砍扇。14.帶:合扇由前往後的斜向移動(如刀後刮-劍術)。15.擺:單純水平移動,當指身體時也可指單存的擺動。16.挑:扇由下移到上 (21動-轉正挑扇)。17.刺/紮:扇尖速前進/紮如針炙 ,慢的刺。
18.雲:主要以手臂為圓心逆時轉/輪。註:太極拳、棍、刀、劍及舞蹈均有雲,可手或器,故有極大變異,原手式會決定雲的方式。
19.舞花:平扇水平轉一圈。註:可視為雲的變形,舞花是刀法的動作,保持上身中正,將刀以身為圓心旋轉一圈。雲如出自舞蹈多在頭上,如出自刀則以右手為中心。
五、姿勢的穩定- 武術裡姿勢的穩定很重要,手、腳及扇的擺法常是為穩定而擺,穩定的原理乃將質心放對地方,質心放在身體中線上以防左右偏,質心放在身的中心點可對抗離心力或向心力。
①手的擺放:二手的移動常是逆向的(9、17、34動的背手輪扇及轉腰刺扇),如右手在前上方則左手掌會放在後下方,反之亦然(27動-弓步削扇),甚至可搭配腳對稱逆向動(37動-提膝收扇、蹬腳推扇)。如身要轉動則手合擺於中線,或左右對稱地攤開。如右手(或右腳)往右使勁,左手為不礙勁向不左擺而是上托 (4動-弓步刺扇)(12、29動-上步左轉直刺有人打成左立掌,因是正前直刺左立掌並無平衡作用)。a.如不讓重心移動①左腳往左側移則二手會往右側移(12、29動-合扇開步),②身前移二手後擺。b.如讓重心移動,要往左側移則二手也要跟著往左移才可平衡,重心往後移二手亦同步(20動-撇腳輪扇)。44動的棚開扇,扇手在中線則左手也要近中,故左手按臂;而45動的弓步棚扇,扇手在右前則左手在左胯旁按掌以增加穩定性。
②腳的擺放:立正時小腳應外八站立,大架功法小腳的並步站立是為下一個動作做準備。為了左右移動的穩定則二腳横跨,小腳仍為外八向;為了前後移動的穩定則二腳為緃跨,應採丁字步,但身面又須合八掛,故丁字步的前腳應踩在八卦線上,這是太極拳的基本步法,但因功夫扇加入許多不同元素,某些情況下可不必強求,尤其是配樂時。註:丁步、丁字步、舞蹈的丁步、丁八步等小腳的擺法各不同。
③亮扇:①虛步亮扇(3、51動),右手在右上方則左下按掌;②並步亮扇(11、28動),為顯威武左手左胯邊握拳。③馬步亮扇(9、17、34動),視右手的高度而定,右手低時左手要高採上托掌,反之則採前平立掌;和虛步比較,馬步時右手較不易高舉,加上配樂又在反刺扇之後抬高亮扇不易故採上托掌。④撲步亮扇(49動),身壓得很低且右腳右手須往右伸,此時質心易偏向後下方,此時左手往前上擧比後上擧較易平衡且較不阻礙前撲。⑤點步亮扇。⑥砸拳亮扇。⑦後舉右腿亮扇。⑧歇步亮扇。
六、方位-北↑:12點方向,東→:3點方向,南↓:6點方向,西←:9點方向,以胸面定方向。
大字為口令聲音,中字為說明,小字為註解。
第一段
1 起勢-白猿獻果:併步直立→北↑開左步抱扇
2側弓舉扇-斜飛勢-臥似一張弓:收右腳合抱→開步插手→側弓舉扇
分手劃弧提右腳抱手 →右腳向右前開步,二手隨開步重心轉移而逆向動,致左手看似插手 →重心右移成側弓步,右手向上舉扇,左手向下按掌,太極拳的斜飛式
3虛步亮扇-白鶴亮翅-站似一棵松:左轉腰左擺→穿掌分手→虛左步亮扇
向左轉腰擺扇→向右轉腰左手向右穿掌後往胯邊移→壓掌。
4進步刺扇-黃蜂入洞-不動不搖坐如鐘:右合扇轉腰提左腳→西←左轉上左步→弓右步刺扇
向右抖腕合扇→向左擺扇折返時疊手-提腳→左轉身上步→弓步向前平刺,左掌上托
5繞身刺扇-哪吒探海-走路一陣風:西南↙後坐左帶→肘底藏扇→南↓扣右腳左轉→西北↖繞身下刺
蹺右腳尖-右手順時平左帶,搭手。配樂者後坐左帶扣腳左轉同步→扇放在左手肘下-藏扇→ 配樂者扣右腳135°直接繞身轉而不先左轉,→碾左腳,以右腳尖為圓心順時轉身-左腳懸空,轉時即分手以利平衡,弓左步-推右腳根-往右a下方刺-左手掌往左上方抬。
6獨立撩扇-金雞獨立-南拳和北腿:收左腳提扇→西←上左步輪扇→獨右立撩扇
收腳扇手上提→上步分手,順時輪扇往下→托左掌
7翻身劈扇-力劈華山-少林武當功:落腳合扇→北↑右轉展臂→蓋左步按扇→西←繞身弓右步劈扇
落撇右使腳尖朝北同時左手合扇→ → →扣左腳轉身,抬右腳提扇,上右弓步,左托掌
8繞身輪扇太極八卦連環掌-靈貓撲蝶:。東→扣撇繞掌翻身→西←翻身輪壓翻扇
掌順時繞,扣撇二腳翻身→上右步退左步再翻身,上右步時宜先前半腳在恰當地方著地才不必事後扣/碾腳,扇逆時輪到前,弓退壓扇(扇面朝上),順時翻再壓(扇面朝下),注意二手前後一直線,後手較高掌面朝下。
9 馬步亮扇-坐馬觀花-中華有神功:虛右步合扇→退右步逆時背手輪扇→北↑扣腳右轉反身刺扇→馬步亮扇
後坐-收腿成虛右步-順時轉立扇(扇面朝左),手下壓合扇→退右步時腳尖偏北→扣撇右轉—左平立掌,反刺後扭正手腕→托掌
第二段
10(四)弓步削扇-野馬分鬃-臥似一張弓:左轉腰合扇合手→弓步削扇
扇合後即往左下移,二手交叉,腰微左轉(為斜削作準備)→注意削扇二手相對動成一直線,而2動的側弓舉扇是左壓掌。
(27)
: 收右腳合抱→弓步削扇
11(28)並步亮扇-雛燕淩空-站似一棵松:扣右腳穿掌→並步亮扇
二手逆向移動穿掌後,左手移胯邊扇手右側高舉(準備亮扇)→頭朝左看(與扇綠同向),握拳胯邊
12(29)進步刺扇-黃蜂入洞-不動不搖坐如鐘:合扇開左步→西←上右步左轉直刺
二手同步順時輪,開左步時注意撇腳→弓步,上托。
13(30)震腳推扇-猛虎撲食-走路一陣風:收扇震腳→弓步推扇
收右腳震地,上左步,雙手收於胸前→弓步,掌朝前
14(31)戳腳撩扇-螳螂捕蟬-南拳和北腿:轉腰順時繞扇→戳右腳撩扇
二手順時繞→擺臂,按掌
15(32)蓋步按扇-勒馬回頭-少林武當功:北↑合扇右轉分手→蓋左步按扇
手按合扇扣右腳轉身分手→
16(33)繞身藏扇-鷂子翻身-太極八卦連環掌:西←逆時繞身繞扇→順時腕花繞扇→退右步藏扇
搭手,扣撇腳繞身→ 在面前 →左掌朝前-扇下放(藏扇)
17(34)馬步亮扇-坐馬觀花-中華有神功:背手逆時輪扇→北↑扣腳右轉反身刺扇→馬步亮扇
二手仍逆向動,當扇手前輪時左手往背收,當扇手往後輪時左手往前伸→右轉時抬高左手→托掌
第三段
18馬步推扇-舉鼎推山-棍掃一大片:東→收右腳右轉合扇→北↑馬步推扇
成腳尖點地的虛右步-用手去合扇→左平立掌,馬步身北,弓步則可向東。
19轉身刺扇-神龍回首-槍挑一條線:西←收左腳翻身握扇→弓左步平刺
扇隨身轉到西後雙手握扇,收成腳尖點地的虛左步→
20叉步撩扇-揮鞭策馬-身輕好似雲中燕:撇左腳輪扇→翻身繞扇東→→叉左步反撩開扇
. 二手順時輪到下→上右步至左前(腳尖朝北)-二手分開成小展臂,捻推腳跟向東,扇手在前上-左手在後下→退左叉步,左手前掌與撩扇手一直線對稱
21點步挑扇-立馬揚鞭-豪氣沖雲天:上左點步收掌挑扇 推掌前平掌
(上點步、收掌、挑扇同步,有人打成上點步和推掌同步)
22歇步抱扇-懷中抱月-外練筋骨皮:北↑左轉歇步抱扇碾左腳左轉
23並步貫扇-迎風撩衣-內練一口氣:上右步合扇分手→並步貫扇
注意上右步時腳尖朝北以便下面的並步→雙手逆向貫
24雲手砍扇-翻花舞袖-剛柔並濟不低頭:雲扇→西北↖側左弓砍扇擺掌
雲時扇直接在頭上逆時轉半圈-扇與手逆向輪→跨右大步成左弓,砍(劈)時二手逆向動
25歇步亮扇-霸王揚鞭-我們心中有天地:北↑分手展臂→歇左步亮扇頭朝左看(與扇綠同向)
26抱扇過門:開步抱扇→合扇展臂→合手捧扇
第五段
35馬步頂肘-順鸞肘-清風劍在手:馬步合扇→馬步頂肘
向內合扇二手合握→雙肘用力往後頂
36馬步翻砸-裹鞭炮-雙刀就看走:轉腰合臂→輪臂疊拳→馬步翻砸
微左轉腰右手置於左-微右轉腰左手置於右使左手在上的合臂→各向上畫圓成右手在上的疊拳→手臂向外反砸
37虛步撥扇-前招式-行家功夫一出手:西←撇左腳左手側掌 左轉上虛右步 撥扇
38震腳拍扇-雙震腳-那就知道有沒有*有:舉手 曲蹲 蹬跳→震腳拍扇下落時雙手往下拍
39蹬腳推扇-龍虎相交-手是兩扇門*門:提右膝收扇→蹬右腳推扇
提右膝-平抬右手-平下左手,平抬左手-收折肘成立扇→托掌-蹬腳-推扇
40後舉腿亮扇-玉女穿梭-腳下是一條根*根:北↑落右腳上左步搭手右轉→叉右步展臂→後舉右腿亮扇
落撇右使腳尖朝北
41雲扇含抱-天女散花-四方水土養育了:開步抱扇→舞花雲扇→叉左步抱扇
→二手向下輪,左手搭上臂,右手頭上逆時水平小雲→
42歇步亮扇-霸王揚旗-我們中華武術魂*魂:開右步合扇展臂→歇左步亮扇
43托扇行步:→起身→東南↘扣撇翻身穿扇前穿扇後平壓掌→南↓岔右步抱扇左手托天→抱扇行步 1西南↙.2西←.3北↑.4東→.5南↓→北↑抬右腳翻身合扇→開右/左步展臂
由於行步結束時二腳並不平行翻身成合步較易,配樂者可直接翻成開右腳則下面不再開步→翻成收腳者可開右步或左步來調整位置,大部分的人會偏左故宜開右步。
第六段
44虛步棚扇-七星手-東方一條龍:合臂平舉→曲蹲按扇展臂→搭手虛左步棚開扇
45弓步棚扇-攬紮衣-兒女似英雄:收右腳合抱→東→右轉上右步→弓步棚扇左胯旁按掌
46後履前擠-捋擠勢-天高地遠八面風:合手翻扇→東北↗後坐後履右轉身→東→左轉正輪左手後搭手→弓步前擠
47並步背扇-蘇秦背劍-中華有神功:北↑後坐扣腳左轉平雲→並步背扇推掌
後坐時手腕下壓使扇平放,左轉時平扇隨身轉,雲到左時改立扇,維持搭手→雙手移至右時左手成擺臂
48弓步戳扇-摟膝拗步-東方一條龍:擺掌右合扇逆時合扇→西←左轉上左步→弓步戳扇擻膝
49撲步穿扇:兒女似英雄-單鞭下勢。北↑勾手扣腳右轉→伸右腿撲步穿扇 亮扇
50弓步抬扇-彎弓射虎-天高地遠八面風:起身弓腿→右轉腰擺臂→抬扇出拳
起身時改為倒勾手,右弓腿→
51虛步亮扇-白鶴亮翅-中華有神功:→左轉腰用手合扇→轉正分手→虛左步亮扇
由於時間仍多不直接合扇,扇隨身邊左轉邊翻扇後用手合扇→左按掌
52 收勢-抱扇還原-白猿獻果-中華有神功:向右抖腕合扇→收左腳收手開步展臂→並步捧扇→垂臂還原
停,結束
本影片Youtube觀看: https://youtu.be/ax_ui9OzKXU
學習版: https://youtu.be/kMnMLDTif4k
更新學習版:https://youtu.be/SG109ad_zxI
初學者宜先看本版,口令較清楚(含轉向),本人訓練及柔軟度不足,目前找不到願以本口令作示範者,希你學會後可提供示範。
練功參考網址:http://uen.apponl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