頸部運動
現代人的生活方式,①常對著小範圍的景深看-3C的使用,尤其是手機;你每次看書報也一定是低頭;手的操作多在視平線以下,須低頭才能監視。現代的人,從國中小就當低頭族。②坐下的機會及時間多而長→這二個因素都會使你姿勢不良,依時間的長短及嚴重程度會有下面的結果。
低頭(頭頂前傾)是所有問題的起因→行走為看前方抬臉面而未正頭位→頭前罝/伸(而成烏龜頭、猿人頭、龜背)→增加頸部的抗力臂(基本的槓桿原理-增加負重→勞累→引起代償作用→肩膀聳起-為降底頸肌的勞累→背部前彎→駝背→增加腰背的抗力臂→腰酸背痛)→頸肌受壓過度→①一段時間後,會使頸部肌肉僵硬/緊繃、肩頸酸痛、頸椎間盤/腔受壓→平時易拉傷(轉動時),臥床時易落枕、不好睡(因脖子僵硬,沒彈性,無法平貼在枕頭上,枕頭無法吸震或提供支持力)。②長久下來→(a)低頭或頭前置已不可逆→必駝背+圓肩→淺呼吸;→(b)椎間盤壓迫、突出、長骨刺、脖子響、脖子痛、上身麻痛。
防治的關鍵在脖肌,少動/錯置→肌易無力,和「膝要好其周圍肌要有力」的原理一樣,脖子的肌群衰弱,頸椎一定出問題。可惜大部份的人不知道脖子也有肌肉,也須予特別照顧。
下面小標題(紅字)為口令聲,其下為該動作的說明。口令的時段有經聲紋校定,各時段不含口令時間-動作4秒,-回正/休息2秒,每種動作重複3次,中老年人/頸已有問題者,在移/轉頭時須緩慢,不在乎作足時段,以免拉傷,全長只有2分31秒。口令這樣設計,是為讓你每次注視銀幕/書報一段時間時後,可隨時作補救,不要給自已有借口不作,口令音檔宜放在手機或電腦的主畫面/工作列上。常作對頸部的保健一定有作用,至少不讓你老來受相關的病痛的困擾。
本影片的設計是為常用3C/坐辦公卓的中老年,一般人都能作到,但,脖子已有問題者只宜稍微作頭的轉/移,或改作原位的阻抗動作(科學上稱等長運動Isometric Exercise)以增加肌力,例如手按額頭往後施力同時頭往前使力,二者皆未移動,脖肌卻有受力(另見下面第2動的說明)。
長期低頭看物是造成脖子、椎間盤、及眼睛問題的最大宗,雖然這裡是頸部運動,為了防止因低頭所造成的相關傷害,有加些頸部以外的器官的保健動作。
1. 抬頭上看:上看→回正。3X
第一次下「上看」口令前,故意留有2.6秒,讓你可移動到拾當的地方(例如有天花板下且可看遠方的窗戶邊),或預作準備(例如拉大二腳距-才可站得較穩,及置毛巾-須要者須事先準備好)。長期底頭椎間盤會被往後擠,現以抬頭上看試圖反方向來使其往前擠,希將後凸出的椎間盤往前擠回。
為了可能順利平衡,小腹突出及膝前傾-讓質心勿後移,雙手平舉(和走鋼索者手平舉長桿同理)才有平衡效果,才敢在「上看」時上半身後昂,如此,可前擠整個椎間盤(含胸腰椎)。
上了年紀的人/頸有問題者,無法作上述的動作,則,改置毛巾於頸底部,拉緊毛巾二端可助穩定頸部,讓你可順利抬頭,本法的缺點是對頸底部的椎間盤無作用(被緊拉的毛巾阻擋),且前推的效果較差,不能前推胸腰椎的間盤。
上看時,頭儘量後壓。再怎麼努力往前擠的時間-因為那是我們正常的生活狀態遠遠少於往後擠的時間,但常作,可避免各結構定型而不可逆。
上看時看天花板,回正時注意遠方的一點,遠近變化可舒展睫狀肌,防近視惡化,為能看遠近,宜站在有天花板下且可看遠方的窗戶邊。長期低頭會使吞嚥肌群受壓,趁抬頭時拉開這部分的肌群被,再加上開閉口可逼其強動,一般人約可開閉3次。
2. 拉正頸部:→頭收正(前推首)→放鬆→頭收正(右推首)→放鬆→頭收正(左推首)→放鬆
注意臉面恆保正直,即要收下巴使臉面垂直於地面,不因收下巴或移動而改變,肩和胸都不動。自已不容易知道有沒有作到位,可背靠牆-當頭及背緊靠牆面且有收下巴就作對了。
頭往前伸時頸部的弧度增加(呈凹形),但頭並未增高,在幾何學上可看出:當脖子的垂直距離一定而頸椎線因頭的前置而增長(凹線一定比直線長),則表示頸部所有的緩衝組織/結構都要被壓縮才可能保持一定的垂直距離(但如果你的垂直距離變短→更殘、壓力更大),會對血管、神經、肌腱及腔室造成壓力→可能造成各種病變(因頸部是頭和身體各種連結的通道)。
如果你是自然的頭正/頸正,則可改作等長運動-推阻動作(頭不正者如有能力也可同時作),可趁此時強化脖子的肌力(下面第3動主要是在舒展而不是增肌力),口令「頭收正」第一次註有(前推首),這裡的首是雙關語即手/頭,用手推前額,同理,其後分別指用右手推頭右側、用左手推頭的左側,但注意這是等軸/長運動,頭並未被推動,因頸部肌肉有反向施力。
3. 舒展頸部肌群:→頭向左壓→轉頭上看 (此時右邊肌肉伸展最大) →回正,頭向右壓→轉頭上看。3X
注意:①首先頭要擺正,即臉面朝正前,如此才不致轉偏了,②轉/壓到底要依個人的能力而為,③脖子有問題者,或初練者,勿轉/壓到底,太快或太用力有可能致傷,如你勤勞地練有可能可增加其強度。
這裡不是拉筋(採逆勢),脖子有許多肌肉有連到肩及上部肋骨,為了能讓受舒展的肌群不增加阻力,允許上身微傾(採順勢),或稍彎腰,讓你更容易舒展。
在左上看時將眼球轉到左眼角,反之轉到右眼角,可讓動眼肌運動。
4. 夾背動作:後夾→放鬆。3X
斜角肌由耳根底部連結到上二根肋骨,發炎時常是脖子酸痛的原因,平時就要常予運動以增加其堅韌性。
從名字就知道斜角肌是斜走的,不管是左、右或前後拉都不能將其拉長,加上位在內側由外按摩效果不彰,要對內層的這條肌肉運動最好的方式即是夾背,即將肩甲骨往後夾,如此兩邊的斜角肌可同時拉到,如問題出在單邊的斜角肌(例如右側落枕)可同時將頭反向傾(將頭轉到左前方)。看似肩部運動,但其作用則是拉伸斜角肌,即,實為頸部運動。有些人頭稍後昂有助肩往後施力,正如前動-身微傾/彎腰反而助施力,請便,不必怕被誤會作錯。
夾背就是要肩往後拉→防圓肩,上身無法前傾→防鴕背,間接也可防低頭或前置頭。
在夾背時緊閉雙眼,放鬆時同時開眼,可促進眼球內外壓力的改變→促進循環。
停、結束
2分31秒。20241110更新。葉鳳嬌 師姊示範。溫賓熊老師整理、錄音、製作。
本影片Youtube觀看:https://youtu.be/kMNF1vNQ2No
練功參考網址/返回首頁:http://uen.apponl.com